药童听了江老头的话,虽然还是有些疑惑,但见江老头说得头头是道,便不再多问什么,只是为难地看了爷孙俩一眼,然后又快步去李大夫的那里征求了意见。得到肯定后,药童便回来给他们抓药。
这些香料也不便宜,每种要二两,花了好几百文,江老头心都痛了,主要是这几百文给江叙白抓药都能抓好多副了。
“狗娃子,我们买这些干嘛?我们不是做吃的吗?”江老头忍不住开口问道。
“爷,现在也说不清楚,具体的等回家再说吧,我们去哪儿买书?”走到这里江叙白才突然想起,自己好像来过镇上两次,却都没有见过卖书的地方。
江老头想了想,回答道:“我记得以前镇上来过一个卖书的先生,但是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要不我们先去看看?”说完,江老头带着江叙白来到了一家书店前。
这家书店看起来有些陈旧,门口挂着一块破旧的招牌,上面写着“书店”两个字。走进店里,一股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有的已经泛黄,有的则显得崭新一些。
江叙白在书架间穿梭着,寻找着适合自己的书籍。他发现这里的书大多都是些古籍、史书、诗集之类的,对于他来说有些过于高深。
不过,他还是找到了一本《三字经》和一本《百家姓》,这两本书都是启蒙读物,正适合他们现在用。
书店的老板是一个老学究一样的人,眯着眼睛看着他手里的书,等江老头带着江叙白去结账,他抬起头看了一眼,问道:“要的是什么书?”
江叙白把书拿着靠近他面前,说道:“三字经和百家姓,请问需要多少钱?”
老板肯定不是近视眼就是老花眼,要不都放他面前了,他都不知道拿得是什么书,难怪刚刚头都要埋在柜台里了。
“一共一贯又七百文。”
“这么贵?”江老头失声叫道。
“哪儿贵了?老朽向来是童叟无欺的,这是启蒙书,价格优惠。”
听见价格江叙白都不敢张嘴问笔墨纸砚的价格,怕是没有十几贯钱今天都走不出这书店,看着江老头的样子,江叙白默默地把两本书放了回去。
“爷,还不急着用,先不买了吧,等真正需要的时候再来买。”
“这~”小孙子也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几个哥哥,如果不买好像有点对不起他们,但是就这薄薄的两本书就接近两贯钱了,他们这农家真是负担不起。
而且家里起了房子,最近已经用了二十多两,江老头心痛啊。
“等家里再赚一些,咱们就来买。”再等等,等他心没有那么痛的时候再来买。
江叙白刚刚翻看过一下,虽然是薄薄的两本书,但是都能看出来是手抄本,难怪卖的这么贵,手抄本要求自己工整,不能又修改和墨点,虽然一本也就千字左右,但贵就贵在人力上了。
江叙白心中还是很受挫的,难怪现在读书人的地位这么高,普通百姓就算举全家之力恐怕也难以培养出一个读书人,光启蒙书籍便这样贵,那科举的花费绝对不在少数。
放弃了笔墨纸砚,江老头带着他朝着码头走去,两人到码头的时候,正是饭点,猪杂汤的摊子面前也有一些人,但是比起以前是比不过的。
他们俩同时注意到旁边还有其他几个摊位,每个摊位前都围满了顾客。然而,当他们靠近时,却闻到了一股浓烈的热气,其中夹杂着腥臊和屎尿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