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款的罩衫用布贴出了一条卡通版长颈鹿,女款的罩衫布贴的是花朵,边上还有蝴蝶。
挑了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李青香将所有的东西用布包着,牵着洋洋,祖孙俩登上了开往市里的班车。
车票一趟两毛五,来往就得五毛,要是会骑自行车,就不用坐车。李青香不会骑,只能选择坐班车。
年轻的时候去市里,她都是走路。今天带着洋洋,可不敢走,怕累着孩子,也累着自己。
坐上班车,洋洋很开心,她第一次坐汽车,新奇的不行,眼睛一直瞅着车窗外边的风景。
卖票的女售票员年纪不大,看见洋洋不但长得水灵,还打扮的很漂亮,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特别是注意她身上的罩衫,翠绿色的小碎花,前边用纯黄色的布料贴了一朵可爱的太阳花,别具一格,瞧着赏心悦目,让人眼前一亮。
她头上的发圈也好看,不像是市里头买的,倒像是海城那边来的货。
李青香察觉到了售票员的目光,笑着问:“姑娘!你是不是觉得我外孙女头上的发圈很特别?”
“是!”售票员笑着点头,“在哪儿买的?不会是海城那边来的吧?”
海城?
李青香灵机一动,感觉把自己手里的东西说得高大上一些也没什么不好。他们这边的人都慕强海城,杭城那些大城市。
东西要说是她自己做的,大家会觉得这玩意儿不咋好,一个小老太太自己搞的,能是啥好玩意儿。
如果说是海城来的,那就不一样了,很多人都会觉得这玩意儿金贵。
如此一想,她准备了一套说辞。
“姑娘!不瞒你说,这东西的确是海城来的。”随即李青香故意压低声音,靠近小姑娘的耳朵边,“我家亲戚前段时间去海城出差,瞧见这发圈好看,也不是很贵,就买了不少。我这里还有更好看的,你要不要挑两条?”
“真的?”售票员开心坏了,“我要,大妈!等会到了市里车站,你跟我走,我带你去我们车队,买的人一定不少。”
“行!”
李青香笑着答应了,今天来就是卖这些东西的,上哪儿卖不是卖。
只要能卖出去,不管去哪儿都无所谓。
这个时候还没人明目张胆地摆摊,得等个二三年,上边的政策才会完全落实。记得前世是分田到户后,街面上的买卖才正式放开。
此时人人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是太过分,就不会有人抓。
她就卖点发卡,发带和发圈,也不是什么大生意,够不上投机倒把的罪名。
避着点人,绝对没问题。
镇上离市里并没有多远,十五华里左右,七八公里路,也就这个时候的路面不够好,坑坑洼洼的,班车不敢开太快。
加上走走停停,上客下客,耽误了不少功夫,如果是自己开车,车轱辘没转几圈就到了。
班车比老黄牛车快不了多少,到了车站,李青香没急着下车,等所有人都下了,她才抱着洋洋,背着东西,跟在售票员身后,往车站里头走。
“大妈!我叫李明明,我帮你介绍人来买,你给我的发圈可得便宜点儿。”
“这不巧了吗?我叫李青香,咱们都姓李,五百年前是一家呢。”李青香跟李明明攀交情,“这样,只要站里的人买得多,我送你一条都行。”
李明明赶紧摆手:“不用,不用,既然咱五百年前是一家,我也不能占你便宜,白送就算了,少算些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