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哲科书屋 > 其他类型 > 大唐皇太孙:黄袍加身,谁与争锋全文免费

大唐皇太孙:黄袍加身,谁与争锋全文免费

山的那边 著

其他类型连载

许久,李承宗看着侍女逐渐变得惊恐的神色,率先打破沉默,声音温和道:“我说我不是癔症犯了,你信吗?”侍女仿佛被吓到一样,转身跑进了屋内。没有系统,还被禁足,完蛋了啊......李承宗揉了揉脸颊,只能靠我自己,跟李世民硬刚了!李承宗思绪刚起,便捂着脑袋喃喃道:“我在想什么啊......”他的对手,是龙凤之姿,天日之表,文武双全,天策上将,未来的天可汗,后人称颂的唐太宗李世民!而且,李世民的秦王府,汇集在史册中赫赫有名的一众谋臣名将。而他自己,只是个十二岁的少年,虽然有皇太孙这一层显赫的身份,但是,他没有实权!在没有系统的前提下,跟李世民和他的秦王府硬刚?这跟让奔波儿灞去将唐僧师徒除掉没什么区别。认命就是等死,我不能认命,我也有我的优势,...

主角:李承宗李世民   更新:2025-04-10 15:0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承宗李世民的其他类型小说《大唐皇太孙:黄袍加身,谁与争锋全文免费》,由网络作家“山的那边”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许久,李承宗看着侍女逐渐变得惊恐的神色,率先打破沉默,声音温和道:“我说我不是癔症犯了,你信吗?”侍女仿佛被吓到一样,转身跑进了屋内。没有系统,还被禁足,完蛋了啊......李承宗揉了揉脸颊,只能靠我自己,跟李世民硬刚了!李承宗思绪刚起,便捂着脑袋喃喃道:“我在想什么啊......”他的对手,是龙凤之姿,天日之表,文武双全,天策上将,未来的天可汗,后人称颂的唐太宗李世民!而且,李世民的秦王府,汇集在史册中赫赫有名的一众谋臣名将。而他自己,只是个十二岁的少年,虽然有皇太孙这一层显赫的身份,但是,他没有实权!在没有系统的前提下,跟李世民和他的秦王府硬刚?这跟让奔波儿灞去将唐僧师徒除掉没什么区别。认命就是等死,我不能认命,我也有我的优势,...

《大唐皇太孙:黄袍加身,谁与争锋全文免费》精彩片段


许久,李承宗看着侍女逐渐变得惊恐的神色,率先打破沉默,声音温和道:

“我说我不是癔症犯了,你信吗?”

侍女仿佛被吓到一样,转身跑进了屋内。

没有系统,还被禁足,完蛋了啊......李承宗揉了揉脸颊,只能靠我自己,跟李世民硬刚了!

李承宗思绪刚起,便捂着脑袋喃喃道:“我在想什么啊......”

他的对手,是龙凤之姿,天日之表,文武双全,天策上将,未来的天可汗,后人称颂的唐太宗李世民!

而且,李世民的秦王府,汇集在史册中赫赫有名的一众谋臣名将。

而他自己,只是个十二岁的少年,虽然有皇太孙这一层显赫的身份,但是,他没有实权!

在没有系统的前提下,跟李世民和他的秦王府硬刚?

这跟让奔波儿灞去将唐僧师徒除掉没什么区别。

认命就是等死,我不能认命,我也有我的优势,我熟读史书.....李承宗思绪飞转。

深思熟虑过后,他觉得还是要从李渊身上着手,问题是怎么才能见到李渊,现在出不去。

忽然,他心头一动,转头看着殿内方向,自己不能出去,不代表别人不能出去,这里还有个人呢!

想到这,李承宗转身大步走入殿内。

此时,侍女正坐在屋内,默默地抹着眼泪,显然是在哀伤自己的未来,看到李承宗走向自己,哭红的眼睛一下子睁地老大,紧张道:

“殿下,你,你要干什么......”

李承宗语气温和道:“你叫什么名字?多大了?”

年轻侍女远远站着,小声说道:“奴婢徐玥,今年十六。”

李承宗又问道:“谁让你来照顾我的?”

徐玥看到此刻的李承宗表现的和正常人无异,心里松了口气,连同紧张都少了些许,说话也轻快许多,说道:

“是太子妃。”

太子妃,也就是这具身体的亲娘,郑观音。

李承宗并不意外这个回答,毕竟亲儿子患病,最担心的也就只有她了。

至于李建成,他这会正忙着跟李世民和他的秦王府争斗,即便担心儿子,此刻也顾不上了。

或许可以找太子妃帮忙,让太子妃带我去找李渊......

李承宗思绪一下子清晰起来,看向徐玥,眼下只需要准备一封信,让她送到东宫交给太子妃即可,问道:“我需要笔墨纸砚,弄得到吗?”

徐玥连忙应道:“奴婢现在去取。”

很快,一张干净的纸张摊开放在几案上。

同时出现在案几上的,还有研出墨汁的砚台和紫毫笔。

李承宗坐在软垫上,摊平干净整洁的纸张,刚刚提起笔,手又顿住了。

写信不难,难的是怎么让太子妃知道,信是他写的。

他只有原主的记忆,但是,不知道原主平日里写的是什么字体。

若是太子妃看到信中的字迹,不是她儿子的笔迹,肯定会怀疑是徐玥冒名写的,给徐玥两巴掌都是轻的,就怕将她关起来,或是直接杖杀,那他最后的生机也没了。

不能通过太子妃这条线,见到李渊,我还能找谁......李承宗思索起来。

好在他穿越前,一直做着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平日里一直与书籍打交道,再加上他酷爱史书,所以熟知历史,使他立即想到另外一个能够帮他见到李渊的人。

是生是死,就看他了,李承宗不再犹豫,当即在纸上写了起来。

徐玥看着聚精会神写着字的李承宗,暗暗想着,太孙殿下的癔症并不是一直持续,而是阶段性的,一会不正常,一会又变得正常。

殿下正常时候是可以交流的,癔症好像也没有那么可怕.....徐玥继续观察着他。

不得不说,皇太孙虽然少年,却生的仪表堂堂,大眼浓眉,唇方口正,很是耐眼好看,当然,是正常情况下.....

而此时,李承宗低头写着文字,同时说道:

“我不能出去,但是你可以。”

“你帮我送一封信。”

徐玥闻言,回过神,摇了摇头,提醒道:

“殿下,现在宫中都知道你患病的事,你写的东西,恐怕不会有人相信。”

李承宗抬头看了她一眼,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说道:

“别人不好说,但是这个人,他一定会信。”

说完,李承宗写好最后一行字,自己看着纸上的字迹,确定语句通顺,轻轻吹了吹,等到墨迹干涸,交给徐玥说道:

“你去中书省,找担任中书令的密国公封德彝,把这封信,交给他。”

徐玥犹豫了几秒,最终还是接过信,她也希望能够离开这里。

事关自己的命运,徐玥不敢耽搁,当即起身说道:“奴婢这就去。”

李承宗见她如此听话,心中很是满意,提醒道:“记住,一定要亲手交到封德彝手上,除了他以外的任何人,都不能看这封信!”

“好的殿下!”

徐玥应了一声,小心翼翼收好纸张,快步离开。

站在圆形门处的两个膀大腰圆的皇宫侍卫,看了她一眼。

当今天子降下的旨意,是不许皇太孙离开这里,并没有说他身边的宫女不能离开。

所以,两名侍卫当即对她放行。

皇城,在太极宫外,是三省六部十二司各司署衙坐落之地,文武百官都在此当职。

徐玥来到皇城,一路边走边问,终于来到中书省外。

看到徐玥走来,站在门口当职的中书省中年属吏当即走过去拦住她,质问道:

“你是什么人?”

徐玥张了张口,想说皇太孙让她来送信,话到嘴边又发现不妥。

皇太孙患有癔症,他说的话,恐怕不会有人相信。

在对方盯视下,徐玥急中生智说道:

“太子殿下让我过来,将一物交给封公。”

听到“太子殿下”四个字,中年属吏不敢耽搁,当即领着她,走进了中书省。

来到中书令办公的堂外,徐玥远远看到堂内的软垫上坐着一位年近六十的老者。

那名老者留着长须,长须已经花白,和他的头发一样。

他头戴乌纱帽,身上穿着一件紫色官袍。

紫袍,是身份的象征。

除了亲王国公,朝中只有官居三品以上者,才可以穿紫袍。

坐在堂中的老者,正是李承宗口中的担任中书令的密国公封德彝。

此时,封德彝正在低头写着公文,听到堂外响起脚步声,抬头望去,声音低沉道:“何事?”

中年属吏赶忙行礼,说道:“封公,这个宫女说,有你的信。”

封德彝目光挪移到了徐玥身上,“谁写的信?”

徐玥连忙道:“好叫封公知晓,是太子殿下的信,太子殿下说,要我将信亲手交给你。”

封德彝闻言,微微颔首,说道:“拿来,给老夫看看。”

徐玥当即走入堂内,从腰间取出纸张,放在了封德彝面前的案几上。

封德彝看了一眼案几上被折叠过两次的纸张,并没有伸手去拿,而是看向中年书属吏,指了指徐玥,说道:“将她拿下!”

中年属吏当即走进来,一手抓住徐玥的手腕,一手按住她的肩膀。

徐玥脸色大变,一下子慌张起来,怎么会这样......

就在此时,封德彝的苍老声音传了过来:

“武德三年,老夫随秦王殿下东征洛阳王世充,参谋军事。”

“武德四年,秦王殿下平定洛阳,老夫因功授封平原县公,兼任天策府司马之职。”

封德彝起身走到徐玥身边,哂笑道:“朝堂之上,谁不知道,老夫是秦王府的人。”

“太子殿下怎可能会给老夫写信,还派一个宫女如此明目张胆的送信过来。”

说完,封德彝眸光一冷,说道:“老实交代,到底是谁写的这信,又是谁叫你送来这里?”

徐玥顿时面如土色,没想到急中生智的话,结果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只得如实道:“是皇太孙殿下写的信。”

封德彝闻言皱起了眉头。

一旁奉命按住徐玥的中年属吏嗤笑道:

“众所周知,皇太孙殿下得了癔症,他怎会写信?”

徐玥解释道:“真是皇太孙殿下写的,我是皇太孙殿下身边的侍女徐玥,你们可以去查!”

“皇太孙殿下说,要我亲手将信交给封公,殿下还再三叮嘱,除了封公,任何人都不得看信上的内容!”

中年属吏再次嗤笑了一声,信她不了一点,转头望向封德彝,说道:“封公,她不说实话。”

封德彝眯起眼眸,看着脸色发白的徐玥,说道:

“你一个东宫宫女,假借太子名义,给老夫送信,已是犯了大罪,若是老夫将此事奏上去,你难逃一死!”

“最后再问你一遍,想活命,就跟老夫说实话!”

徐玥嘴唇发颤道:“真是皇太孙殿下.......”

封德彝没有听到想要的回应,露出失望之色,摆了摆手,对着中年属吏说道:“送秦王府。”

中年属吏应声道:“是!”

“封公,封公!我真是皇太孙殿下派来的,你不信的话,可以去见一见皇太孙,他能证明!”

徐玥一边挣扎着,一边大叫着。

然而,堂中的封德彝,对她的叫喊置若罔闻,神色淡然的坐回到软垫上,拿起公文,重新看了起来。

这时,他的眼角余光,瞥见了案几上的那封信,沉吟两秒,放下公文,将信拿起,打开一看。

只是看了一眼,封德彝瞬间感觉浑身的血都凉了。

只见信中写道:‘封公曾兼任天策府司马,本该一心向着秦王,但我听说,我皇爷爷曾告诉过你,他想改立秦王为皇太子,是你力谏我皇爷爷,不可改立秦王为皇太子。你心怀二主,阴持两端,不知秦王知晓此事,将是何种态度,封公,你也不想你的丑事被我公之于众吧?’


等到冯立接过圣旨,李承宗接着说道:“你宣读圣旨之后,立即让各率府的率官、副率配合封锁各率府大门,不许任何人出去,防止有人给秦王府报信。”

冯立闻言点头,东宫之内,都有秦王安插的眼线,太子十率府中,必然也有秦王的眼线,一旦皇太孙接管了十率府,封锁各率府的大门,便是当务之急。

李承宗冷静又下着命令道:“还有,调集一些人马过来,将东宫换防,从现在开始,所有人必须听命于我,违者,先就地拘押。”

冯立抱拳道:“诺!”

说完,冯立手握圣旨,大步离开。

旁边,封德彝将一切看在眼里,暗暗咂舌,真够果断啊。

李承宗呼了一口气,回头望着东宫大门。

有冯立在,东宫的兵马,此刻已是归于他手。

接下来就是齐王府了。

齐王府的兵马,没有东宫的多,只有负责亲王日常护卫的亲事府,和掌管亲王仪仗、府内杂务的帐内府,两者加起来人数在一千左右。

李承宗想了想,对着徐玥说道:“徐玥,你再去一趟齐王府,以太子的名义,让齐王过来。”

话音刚落,一旁的王晊说道:“殿下,臣被陛下召见时,齐王就已在东宫,这会应该还没离开。”

李承宗闻言一怔,随即露出笑容,“那就好办了。”

他又等了一会,等冯立回来。

没多久,冯立便带着五十名身穿明光铠、腰间佩着唐横刀的长林兵走了过来。

长林兵,是太子李建成私募四方作战勇猛的士卒,以及长安城内尚武的游侠共计二千人为东宫甲士,因为屯于左右长林门,故而号“长林兵”。

“皇太孙殿下,您交代的事情,臣已经处理完了。”

冯立将圣旨交还给李承宗,肃然说道:“眼下太子十率府已被封锁,各率府的率官、副率,已知悉圣旨内容,他们此刻都在各率府之中,听候皇太孙的命令。”

李承宗笑道:“辛苦了。”

说完,他看向东宫大门,挥了挥手,带着封德彝、王晊、宫女徐玥、冯立还有五十名长林兵一起,走了进去。

东宫的主殿,名为“显德殿”。

李承宗临近显德殿时,发现显德殿的长阶之下,站着两个长相很是相似的东宫侍卫。

两个东宫侍卫站在长阶下方的左右两边。

远远看去,很是对称。

此时两名侍卫也看到了李承宗等人,先是一愣,旋即抱拳行礼道:“见过皇太孙!”

李承宗微微颔首,望着长阶上方,问道:“我父亲和齐王都在里面吗?”

一名侍卫点头道:“都在。”

李承宗回头给冯立使了一个眼色。

冯立当即上前,对着身后的五十名长林兵道:“带他们下去。”

五十名长林兵当中,当即走出四名魁梧卫士,走到两名东宫侍卫身边。

两名东宫侍卫脸色一变,其中一人急声道:“冯将军,你要作甚?”

冯立沉声道:“你们无需知晓,下去吧。”

说完,他又对着长林兵们说道:“堵住他们的嘴。”

四名长林兵当即捂住两名东宫侍卫的口鼻,将他们拖拽着离开。

冯立看着李承宗道:“殿下,臣就在外面,听候吩咐。”

李承宗笑着点了点头,看了一眼封德彝、王晊、徐玥三人,说道:“你们也在这。”

封德彝和王晊还有宫女徐玥同时拱手道:“诺。”

李承宗这才深吸了口气,大步拾阶而上,走到显德殿门口,目光望了进去,只见坐着一名身穿太子常服的三十七岁中年男人。

在中年男人的左下方,坐着一位二十三岁的青年,身穿亲王袍服,正优哉游哉的吃着糕点。

二人正是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

李承宗想了想,没有走进去,而是站在门口,侧耳倾听他们在说什么。

此时,显德殿内,李建成坐在太子御座上,低头看着公文,听着耳畔传出吧唧吧唧的声音,眉头一皱,转头望去,瞧见李元吉面前案几上的糕点残渣,眉头皱的更紧了,说道:“四弟,现在京城正在闹粮荒,你还浪费粮食。”

李元吉懒洋洋道:“又不是我让京城闹出的粮荒。”

李建成瞪他道:“我说的是你浪费粮食!”

李元吉见他瞪了过来,叹了口气,知道太子的老毛病又犯了,只得坐直身子,将案几上的糕点残渣收到手里,然后放入嘴中,嚼着腮帮子道:“这下满意了?”

李建成看着那张案几变得干净起来,脸色一缓。

李元吉又拿起一个糕点,正要放在嘴里,忽然想到什么,看向李建成,问道:“大哥,我那大侄子,病情有没有好转?”

李建成摇头道:“还是老样子,太医署那边说,他得了癔症。”

“癔症吗?唉。”李元吉放下糕点,叹了口气,说道:“承宗是我看着长大的,他打小就吃不了苦,现在又染上了癔症,还不知在太医署受什么样的罪,大哥,你把他接回来得了。”

李建成摇头道:“父皇已经降了旨意,不许承宗离开太医署,我怎么接回来?”

李元吉皱眉道:“这还不简单,你去跟父皇说一声啊。”

李建成抬头面无表情看着他,说道:“眼下最重要的不是接承宗回来,是怎么处理秦王府,你不要本末倒置!”

李元吉嘟囔道:“我知道,我这不是心疼我大侄子吗。”

说着,他望向殿外,看到一个十二岁少年站在门口,不由一怔,随即喃喃自语道:“你瞧我,想我大侄子都想的眼花了,我还以为我大侄子自己回来了。”

李建成闻言,也看向殿外,也看到一名十二岁少年,皱眉道:“我怎么也眼花了?”

说完,他揉了揉眼睛,定睛一看,发现门口还站着一名十二岁少年,不由一愣,好像没眼花啊。

就在此时,少年迎上他的目光,咧嘴道:“父亲,四叔!”

李元吉闻言,掏了掏耳朵,喃喃自语道:“我怎么还出现幻听了。”

李建成没好气道:“幻听个屁!不是幻听,也不是眼花,承宗真回来了!”

说完,他站起身,凝视着站在门口的李承宗,瞧见他穿的广袖圆领袍上面沾染了不少灰尘,不由皱了一下眉头。


“天真!”

李建成呵斥道:“东宫和秦王府,现在是水火不容,不是他死,就是我亡!”

李承宗摇头道:“在我眼里,有第三个结果,而这个结果,就是东宫,齐王府,还有秦王府,兄友弟恭,一片和睦。”

“而我要做的,就是做出第三个结果。”

李承宗看着脸色铁青的李建成,说道:“父亲,你说东宫、齐王府,和秦王府,为什么水火不容?”

“说白了,不就为了储君这个位置吗?”

“要是没有它,你们不就不用斗了?”

李建成冷声道:“你这话,应该跟你二叔秦王说,秦王要是愿意放弃当储君的念想,为父会跟他斗?”

李承宗反问道:“我二叔秦王跟你说他愿意,你信吗?”

李建成顿时闭嘴不吭。

李承宗直接戳破道:“你不信,也不可能相信。”

“由此可见,问题不仅是出在了我二叔秦王身上,更在你身上。”

“所以,我得先让你当不了这个储君。”

李承宗道:“然后,我二叔再放弃当储君的念头。”

“这不就皆大欢喜了吗?”

李元吉闻言指着自己,问道:“那最后,就是我当储君了啊?”

刷的一下,在场的李承宗、李建成、冯立、封德彝齐齐看向了他。

李元吉摊手道:“最后就只剩下我有资格,我不当储君,谁当?”

李承宗沉吟道:“你没被我算在内。”

李元吉恼道:“大侄子,我可是你四叔!”

李承宗耐心道:“就因为你是我四叔,你才更不能当储君,我是为了你好!”

说完,他掰着手指说着道:“父亲,四叔,还有我二叔,你们三个,都失去当储君的资格,自然就不会再争来斗去,不争来斗去,你们就不会有危险。”

李建成冷笑道:“说得简单,我不当储君,齐王不当储君,秦王也不当储君,那谁来当储君?”

李承宗指了指自己,认真道:“还有我。”

“我是皇太孙,我有合法的皇位继承权。”

李元吉震惊道:“你这不也是造反吗?”

封德彝、冯立也目光古怪的看着他。

李建成气笑了一声,“原来绕来绕去,是你自己想当储君。”

李承宗叹了口气道:“你以为我稀罕当?”

“我当,是为了你们好!”

说完,他不再多说,“行了,不说了,就这样决定,我要入宫去给我皇爷爷复旨了。”

李承宗投给封德彝一个眼神,让他跟上,走到门口,对着冯立说道:

“冯将军,看住我父亲和我四叔,别让他们干傻事,另外,再派人接管齐王府兵马,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出入齐王府。”

冯立肃然道:“喏!”

李承宗带着封德彝走出显德殿,看着站在长阶下的王晊和徐玥两个人,走过去对他们说道:

“王晊,徐玥,你们留在这里,如果看到我父亲和齐王出来,立刻来找我。”

王晊恭敬道:“喏!”

徐玥脆声道:“好的殿下!”

而此时,显德殿内,李建成目光透过人墙,望着远去的李承宗背影,直到再看不见他,方才收回目光,看向穿着明光铠站在门口一动不动的冯立,板着脸道:

“冯立,你真的信我儿所说?”

冯立不卑不亢道:“现在不仅是臣,太子殿下还有齐王殿下,也只能相信皇太孙。”

李建成冷哼了一声,转身回到位置上坐下,拿起水盏,越想越气,放下水盏,看向李元吉,骂道:“这个逆子,胆子这么大!我造父皇的反,他造我的反!”

李元吉坐在他旁边,闻言叹了口气道:“这就叫有其父必有其子。”

看到李建成瞪来目光,李元吉干笑了一声,旋即认真说道:“大哥,你也别生气,仔细想想。”

“要是我大侄子真的能让秦王失去储君资格,对咱们都有好处。”

“至少,东宫还是咱们的东宫,而秦王府,可就不是秦王的秦王府。”

李建成闻言,眸光闪烁了一下,脸色一缓,冷哼道:

“也对,我是承宗的父亲,他到最后,还是得靠我!”

............

而此时,前往皇宫的路上。

封德彝跟在李承宗身后,望着他的背影欲言又止,最终决定问出心中的困惑,“殿下,你当真想做储君?”

李承宗此刻正在思索着等会见了李渊,怎么跟他说秦王的事,听到这话,转头看着他道:“我不想当储君。”

封德彝皱眉道:“可是,你现在的谋划,都是奔着当储君去的。”

李承宗双手背在身后,目望前方,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道:“你觉得我父亲跟我四叔联合在一起,与我二叔争斗,真的只是他们三个人的问题?”

“在我看来,问题最大的是我皇爷爷,他总想着制衡之术,才导致他三个儿子同室操戈,手足相残。”

“这场乱象,要想真正得到平息,将不得不冒犯根源。”

封德彝闻言浑身一震,不敢置信道:“你该不会是想......”

李承宗转头看着他,说道:“想什么呢,我是决定平息三王之争以后,跟我皇爷爷好好谈一谈。”

真的只是好好谈一谈吗......封德彝凝视着走在前方十二岁少年的背影,一旦三王之争得以平息,那么,整个皇宫中,兵权最重的,就是他这个皇太孙了。

如果陛下听得进去,最好不过。

万一他听不进去呢?

皇太孙会怎么做?

封德彝一想到皇太孙三言两语便揪出秦王安插在宫里的眼线,以及他说服那几个秦王眼线为己所用的样子,便感到不寒而栗,不敢再想下去,心中有种莫名的恐慌,自己不会上了贼船吧。

而此时,两仪殿。

李渊独自坐在殿内,闭着眼睛,抱着琵琶,轻轻拨动着琴弦。

那旋律,有些低沉,叫人感到哀伤。

就在此时,一道清脆的声响传了过来:

“皇爷爷。”

李渊闻声睁开双眼,看到门口处那张带着笑容的十二岁少年脸庞。

李承宗走进殿内,行礼道:“孙儿给您复旨来了。”


收回思绪,李承宗望向王晊,说道:“王晊,你去把那个叫于祥的粮商,带来见我。”

王晊点了点头,“喏!”

说完,他跳下马车,找来一匹马,骑马而去。

马车悠然停在朱雀门外。

朱雀门城门口值守的两名侍卫仿佛没有看到一般,目视前方,继续值守。

李承宗坐在马车里,一边思索哪里还有纰漏,一边安静的等待着。

很快,李承宗听到马车外面响起一道马蹄声,紧跟着车夫位置上的徐玥传来声音:“殿下,王晊回来了。”

李承宗撩起车帘,向外看了一眼,果然,王晊骑着马匹,去而复返。

在他旁边,还有一匹马,马背上坐着一个戴着幞头的圆脸大耳中年男子,正是粮商于祥。

两匹马稳定的停在马车跟前,于祥小心翼翼翻身下马,随即走到马车跟前,恭恭敬敬的行礼道:

“草民于祥,参见皇太孙殿下。”

李承宗笑吟吟看着他,问道:“于祥,城内今天的粮价,涨了没有?”

于祥连忙道:“草民刚刚得到消息,今天的粮价,要比昨天高十文钱。”

李承宗啧了一声,粮价涨到这个地步,尹阿鼠竟然还不罢休,真够贪的,微微颔首表示了解,随即指了指城墙边上摞的老高的粮袋,说道:

“我这有五千石粮,都给你,你拿去卖。”

“价格嘛,先定个一百文钱。”

于祥转头望去,刚才他一下马,便看到了粮袋,已经猜测到李承宗的用意,但是听他真的讲出来,脸色还是不由得变了几下,忧心忡忡道:

“殿下,草民愿意帮您卖粮,但是,草民不敢卖这么低价的粮啊,要是卖这么低价格的粮,怕是要被那些粮商戳脊梁骨了。”

李承宗瞅着他道:“你以为我是在叫你帮忙?我这是在救你,一旦朝廷解决了粮荒,必然要追究此事。”

“一旦追究到你,就凭你卖过高价粮,你就成了杀鸡儆猴的鸡。”

于祥苦笑道:“只怕到不了那个时候,草民就得先成那只鸡了。”

李承宗淡淡道:“有我在,你出不了事。”

于祥闻言,沉默两秒,旋即咬了咬牙,说道:“草民这就去办!”

李承宗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去吧。”

于祥当即拱了拱手,随即翻身上马,转身离去。

这时,徐玥小声道:“殿下,奴婢觉得,他的忧虑,也不是没有道理。”

“毕竟,他就是一个商贾,莫要说那尹阿鼠,就是户部底下随便一个差吏,也能要他半条命。”

李承宗瞅着她道:“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冲锋陷阵,就得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畏畏缩缩躲在后面,怎么立下功勋?”

徐玥恍然道:“奴婢明白了。”

李承宗打了个哈欠,对着王晊道:“王晊,你去城门口盯着,有运粮消息,立即告诉我,我先在马车里睡会。”

王晊点头应是。

徐玥道:“殿下,要不先回宫,宫里睡得舒服。”

李承宗摆手道:“太麻烦,等会我得亲自去拿粮。”

尹阿鼠决定不会让外粮入京。

他一定会授意崔武阻拦。

这个时候,李承宗觉得自己出面最为稳妥。

当他正准备休憩时,忽然看到徐玥脸庞微红的走了进来。

在李承宗怔然之色中,徐玥正襟危坐到了旁边,拍了拍自己的腿,小声道:“殿下,您可以枕在奴婢腿上,能舒服一些。”

——————

一个时辰过后,李承宗睁开眼睛,坐起来伸了个懒腰。

紧跟着,旁边响起徐玥含糖量极高的声音,“殿下睡得怎样?”

“很好。”李承宗一笑,不得不承认,徐玥说的没错,枕在她腿上睡觉确实更舒服。


如此隐秘的事情,旁人怎会知道……封德彝猛地抬起头,满脸惊骇,望向堂外,随即起身,连滚带爬的跑到堂外,吼叫道:

“站住!”

中年属吏看着当朝首席宰相竟然连滚带爬不顾仪态跑出来的慌张模样,大吃一惊,赶忙停下脚步。

封德彝喘息了几声,对着中年属吏挥了挥手说道:“放了这个宫女,你先退下。”

中年署吏赶忙照做,行了一礼,转身离开。

等到中年属吏走后,封德彝望着徐玥,招了招手,说道:“你跟老夫过来。”

徐玥没想到,紧张的跟在他身后,再次走入堂内,然后看到封德彝竟然将门窗全部关了起来,看着堂内阴暗下来,她心中更紧张了几分。

封德彝走到案几跟前,手掌颤抖的拿起那封信,快速撕成一缕缕纸条,再撕成碎片,心中还是不放心,全部塞进嘴里,拿起案几上尚温的水碗,就着水将纸片咽进肚子里,这才放心下来,转头直勾勾盯视着徐玥。

宫中众所皆知,皇太孙三日前得了癔症,而且皇太孙才十二岁,写出这种东西的,肯定另有其人......

写此信者,敢做不敢当啊,写都写了,何必要推说是皇太孙殿下写的呢......封德彝强装镇定的呵笑了一声,然后看着徐玥,说道:“写这封信的人,要你将信带过来,必然是有求于老夫,他要老夫帮他什么?”

徐玥连忙道:“皇太孙想见你。”

还在皇太孙皇太孙,这个宫女的嘴是真严实......封德彝暗骂了一声,他自然不想被秦王府的人知晓他两头下注的事,现在被人抓住把柄,也只能就范,脸色铁青说道:“带老夫去见。”

徐玥神色一喜,应了一声诺,带着他来到太医署之中。

圆形门处的两个皇宫侍卫,看到封德彝,行了一礼,并未阻拦他进去。

圣旨说的是,不许皇太孙出来,并没有说,不许别人进去。

二人当即放他入内。

一进到院子,便激动叫道:“殿下,封公来了!”

屋内响起少年声音:“封公,请进来吧。”

封德彝脸色阴沉望向屋子,随即跟着徐玥走了进去。

屋内,李承宗正低头写着什么。

在案几旁边,放着高高垒起的一沓纸张,足有三本书籍的厚度。

看到封德彝进来,李承宗面露笑容,放下笔说道:

“封公,终于把你盼来了,请坐。”

封德彝看着他,先是行了一礼,“见过太孙殿下。”

随即,他望向徐玥,冷声问道:“老夫已经来了,现在也可以让写这封信的人出来了吧。”

李承宗神色一怔,也看向徐玥,疑惑道:“你没跟他说?”

徐玥无奈道:“奴婢说了,但是封公不信。”

李承宗这才看着封德彝,正色说道:“信是我写的。”

封德彝见他大方承认,拧起眉头,惊疑道:“你为何会知晓这件事?”

你那点破事都在史书里写着......李承宗自然不会这样回答,早已想好说辞,先是对着徐玥摆了摆手,说道:

“你先出去,记得关门。”

徐玥当即离开,将门关了起来。

李承宗看着封德彝,说道:“当初我皇爷爷跟你议论此事时,我正好进宫找我皇爷爷,你俩的对话,就是那时被我在门口偷听到了。”

封德彝面皮抽搐起来,有些难以接受他的这个回答,心里却明白,把柄被他拿住,不接受也得接受,深吸了口气,直接问道:

“殿下,你设计叫老夫过来,是想老夫帮你做什么?”

李承宗见他直接问了,也不绕圈子,简洁道:“我要你带我去见我皇爷爷。”

封德彝问道:“你见陛下做什么?”

李承宗笑道:“君主说话办事不周密,就会失去臣下;大臣说话办事不周密就会失去身家性命;机密之事不周全不保密就会出现祸害。”

“是谓‘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失其身,几事不密则成害’。”

封德彝听懂他的意思,是不想说,板着脸道:“殿下不愿说,老夫便不能带你去见陛下。”

“不,你会的。”李承宗露出笑容,转头对着门口说道:“徐玥,进来。”

等到徐玥走进来,李承宗指了指桌上那一沓足有三本书籍厚度的纸张,说道:“把这东西,拿给房玄龄,杜如晦他们看看。”

说完,李承宗望向封德彝,一脸认真道:“这些都是你看过的内容。”

封德彝猛地脸色大变,蹭的一下站起身,脸上带着几分怒意瞪视着李承宗,“你威胁老夫?”

李承宗点头道:“对啊,我就是在威胁你,你要是不怕我威胁你,你就走。”

封德彝脸色难看起来,沉默了十余秒,又缓缓坐了下来。

李承宗投给他一个赞赏眼神,很好,识时务者为俊杰,旋即对着徐玥摆手道:“你先出去。”

等到徐玥退下,李承宗缓缓说道:“封公,我父亲是太子,他要是坐上皇位,以后我也将是皇帝,你现在不帮我,日后我诛你封家九族。”

看着封德彝面部肌肉不受控制抽搐的样子,李承宗接着说道:

“若是太子没有坐上皇位,是秦王坐上了皇位,你的事情,一旦被他知晓,现在他不怪罪你,这件事也会是他日后心中的一根刺,你,还有你的九族,都甭想当官了。”

李承宗注视着封德彝,问道:“所以,你帮不帮我这个忙?”

封德彝忍不住问道:“只是为了见陛下,至于这般费尽心机吗?”

那是你不懂我现在的处境......李承宗心里想着,同时明白封德彝妥协了,脸上带着笑容,嘴上问道:“封公答应了?”

封德彝闭着眼睛缓缓点了点头,站起身说道:“殿下将利弊剖析的如此清楚,老夫若是还不知怎么选,真就白活这么大岁数,殿下稍等片刻,老夫这就入宫,说服陛下,让他老人家见你一面。”

李承宗也站起身,情真意切道:“那就有劳封公了。”

封德彝拱了拱手,离开这里,去往皇宫。

过了许久,封德彝再次而来,先对着站在圆形门处的两名皇宫侍卫交代了几句话。

那两名膀大腰圆的皇宫侍卫当即抱拳,离开了太医署。

封德彝这才找到李承宗,说道:“陛下已经准奏,你现在可以随老夫入宫面圣。”

李承宗笑了笑,将桌上的一沓纸张递给徐玥,说道:

“你拿着这些东西,找一个距离秦王府近一些的地方等着,半个时辰以后,我要是没有消息,你就将这些东西,交到秦王府。”

封德彝惊声道:“你至于这么谨慎吗?”

李承宗认真道:“小心驶得万年船嘛。””

说完,他对着封德彝道:“封公,我们走吧。”

封德彝一脸无语,没再说什么,转身领着他,朝着两仪殿而去。

两仪殿,是李渊批阅奏折,以及单独与臣子议政的地方。

二人经过一扇扇宫门,距离见到当今天子越来越近,李承宗心中也在思考,等见到李渊,怎么对他说明天将是玄武门之变。

直接告诉李渊,明天你二儿子要杀你大儿子跟四儿子?

李渊不可能相信啊,只会觉得他是胡言乱语。

而且,他手里也没有证据,即便拿出证据,秦王府那边一口咬定没有这回事,到时怎么办?

李承宗目望前方,通往两仪殿的最后一扇宫门,就在眼前,唯一的生路,也在眼前。

李承宗闭上眼睛,几秒后,再次睁开,眸光凝重,他决定,另辟蹊径,向死而生!

宫门紧闭,宫门外面,站着四名膀大腰圆的皇宫侍卫。

封德彝对着他们交代了几句,四名侍卫当即打开宫门,随后封德彝领着李承宗走了进去。

来到两仪殿门口,李承宗听到了殿内响起一阵悠扬的琵琶声。

封德彝转头对李承宗说道:“陛下这是在为你祈福,希望你的癔症,能够好转。”

说完,他大步走到两仪殿门口,对着殿内拱手道:“陛下,皇太孙殿下来了。”

殿内响起一道苍老的声音:“叫承宗过来。”

李承宗快步走了过去,看到一个身穿天子常服的老头,端坐在两仪殿内,闭着双眼。

他的苍老手掌,正轻轻的拨动着琵琶弦,悠扬的旋律,扑在了李承宗的脸上。

能不能不上李世民的诛杀名单,就看这次了......李承宗跨过门槛,随即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额头重重的磕在地板上。

砰!!

封德彝看到这一幕,脸色大变,这小子不会是癔症又犯了吧......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