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女频言情 > 长生种之30年重置记忆周默李清风全文

第4章

发表时间: 2025-04-24

“忍着点,这会很疼。“

周默将自制的蒸馏酒精倒在李清风大腿的伤口上,后者顿时发出一声压抑的惨叫,双手死死抓住床沿,指节都泛白了。

“周兄...这...这是什么药?“李清风疼得声音发颤,额头上渗出豆大的汗珠。

“消毒用的。“周默专注地清理伤口,小心地用镊子取出残留的碎布和污物,“能防止伤口化脓。“

柳飞烟站在一旁,递上煮过的细布条,眼中满是忧虑:“李兄的伤要不要请大夫来看看?“

“不用。“周默摇头,“箭伤不算太深,没伤到动脉。我...以前学过医术。“

这当然是谎话。周默在21世纪不过是个金融分析师,连急救课都没好好上过。但他好歹知道基本的伤口处理原则——清洁、消毒、包扎。在这个没有抗生素的年代,防止感染比什么都重要。

清理完伤口,周默拿出一个小布包,展开后露出几根造型奇特的针和细线。

“这是...?“柳飞烟好奇地问。

“缝合针。“周默用酒精擦拭针线,“伤口太大,需要缝合才能愈合得快。“

李清风一听要缝针,脸色刷地变白:“周兄,这...这真的必要吗?“

“相信我。“周默拍拍他的肩,“缝合后伤口愈合快,不容易裂开。我会尽量轻一些。“

柳飞烟按住李清风的双手:“李兄,忍一忍就过去了。“

周默深吸一口气,开始了他人生第一次缝合手术。针尖刺入皮肤的触感让他胃部一阵抽搐,但他强迫自己保持稳定。缝了七八针后,他逐渐找到了节奏,动作也变得流畅起来。

“好了。“周默剪断线头,用干净的布条包扎好伤口,“这几天不要碰水,每天换一次药。“

李清风虚弱地点点头,已经疼得说不出话来。

“让他休息吧。“周默示意柳飞烟一起退出房间。

来到院中,柳飞烟突然抓住周默的手臂:“你的伤呢?让我看看。“

周默心头一跳——他手臂上的擦伤早就愈合了,连疤痕都没留下。要是被柳飞烟发现...

“小伤而已,已经好了。“他故作轻松地抽回手臂。

柳飞烟狐疑地看着他:“昨晚才受的伤,怎么可能好得这么快?“

“我体质特殊。“周默含糊其辞,赶紧转移话题,“对了,那个刺客的尸体怎么处理的?“

“暂时藏在酒窖里。“柳飞烟压低声音,“我搜遍了他全身,除了那块铁牌,还有这个。“

她从怀中掏出一张折叠的羊皮纸。周默展开一看,上面画着粗糙的临州城地图,几个地点被红圈标记,其中就包括他们所在的酒坊。地图边缘潦草地写着几个字:“长生者气味在此最浓“。

“长生者...“周默喃喃自语,心跳加速。这进一步证实了他的猜测——净世教确实在追杀所谓的“长生者“,而自己很可能就是他们的目标。

“周兄,“柳飞烟直视他的眼睛,“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昨晚那个刺客临死前说的话,还有这地图上的字...“

周默避开她的目光:“我也不清楚。也许...也许他们认错人了。“

柳飞烟显然不信,但也没有继续追问:“无论如何,我们要提高警惕。我已经加派了护卫,日夜巡逻。“

周默感激地点点头。有柳飞烟这样的高手在身边,确实安心不少。

“柳姑娘,我有个不情之请。“他犹豫了一下,“能不能...教我些武功?“

柳飞烟挑眉:“周兄怎么突然想学武?“

“昨晚的事让我明白,光有商业头脑不够。“周默苦笑,“在这个世界...呃,在这个世道,自保之力很重要。“

“好。“柳飞烟爽快地答应,“等李兄伤势稳定些,我们就开始。“

三天后,李清风的伤口开始愈合,没有感染的迹象。周默每天为他换药,同时偷偷观察自己缝合的效果——针脚整齐,伤口边缘对合良好,正在形成粉红色的新肉。

“周兄的医术真是神奇。“李清风感叹,“以前我见过箭伤,大多会化脓发热,能活下来全凭运气。可这次,除了头两天有些疼,竟一点事都没有。“

周默微笑:“干净的环境和工具很重要。“他暗自庆幸,幸好古代没有超级细菌,简单的消毒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

这天下午,柳飞烟如约开始教周默武功。第一课是最基本的站桩。

“练武先练气,练气先练桩。“柳飞烟示范了一个马步,“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屈,气沉丹田。“

周默学着摆出姿势,不到一分钟就开始双腿发抖。

“坚持。“柳飞烟用一根竹条轻轻敲打他的膝盖,“再低一点,背挺直。“

半小时后,周默瘫倒在地,双腿酸软得像不是自己的。柳飞烟却面不改色,甚至还有余力舞了一套剑法。

“你...你怎么做到的?“周默喘着气问。

“从小练的。“柳飞烟收剑入鞘,“我六岁开始站桩,头三个月每天哭着想放弃。“

周默艰难地爬起来:“再来!“

柳飞烟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不急,循序渐进。接下来教你基本的拳脚。“

她演示了一套简单的拳法,动作不快,但每一招都虎虎生风。周默跟着比划,却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你的手。“柳飞烟突然站到他身后,双手覆在他的手上调整姿势,“要这样,力量从腰部发出,不是光靠手臂。“

她的身体紧贴着周默的后背,发丝拂过他的脸颊,带着淡淡的幽香。周默顿时心跳加速,动作更加僵硬了。

“放松。“柳飞烟似乎察觉到了他的紧张,轻笑一声,“练武最忌心浮气躁。“

就这样,周默开始了他的武学修行。每天早晚各一个时辰站桩,下午学习拳脚和剑法。令他惊讶的是,自己的进步速度快得惊人——不到一周,他就能稳稳站住半个时辰的马步;十天左右,他已经能完整打出那套拳法,甚至还能和柳飞烟过上几招。

“周兄真是天赋异禀。“柳飞烟评价道,“一般人至少三个月才能达到这种程度。“

周默自己也感到奇怪。穿越前他不过是个普通白领,没有任何运动天赋。难道这也是“长生种“带来的变化?

与此同时,酒坊的生意蒸蒸日上。“仙人醉“系列酒在临州城打响了名号,连周边城镇的商人都慕名前来采购。周默的“加盟商“模式运转良好,八家合作酒坊每月带来的利润相当可观。

彩票生意更是火爆。周默将现代统计学原理应用其中,设计了多种玩法和奖级,既保证了刺激性,又确保庄家稳赚不赔。扣除奖金和运营成本后,每月能为贫民区改造提供近百两银子。

一天傍晚,周默正在后院练剑,忽听前院一阵骚动。他放下木剑,快步走向前院,看到几个衙役站在门口。

“周掌柜,知府大人有请。“为首的衙役拱手道。

周默心头一紧——难道净世教的事发了?还是江南商会又使了什么绊子?

“不知大人有何要事?“他试探地问。

衙役摇头:“小的不知。只听说最近城里不太平,大人召集各界人士商议。“

周默稍稍放心,换了身正式衣服随衙役前往府衙。

知府赵德汉的书房宽敞明亮,四壁书架上摆满典籍。除了周默,还有几位临州城的富商和乡绅在场。

“周掌柜来了。“赵德汉面带微笑,“坐。“

周默行礼后入座,暗自观察在场众人。除了认识的几位商界人士,还有两个身着戎装的武官,看样子是驻军将领。

“近日接到线报,倭寇有北上袭扰的迹象。“赵德汉开门见山,“临州虽非沿海,但也不可不防。今日请诸位来,就是商议城防之事。“

一位姓钱的富商皱眉:“大人,倭寇不是一直在江浙沿海活动吗?怎会跑到我们临州来?“

“此一时彼一时。“赵德汉沉声道,“沿海加强戒备,倭寇很可能转攻内陆。再者,临州商贸繁荣,倭寇早就垂涎三尺。“

周默静静听着,心中盘算。他对古代战争了解不多,但基本的防御原则应该是相通的。

“周掌柜,“赵德汉突然点名,“听闻你精通算术,对工事营造也有独到见解。可有良策?“

周默一愣——他什么时候成了工事专家?随即明白,这可能是赵德汉找的借口,目的是让他参与城防。

“在下略知一二。“周默谦虚道,“可否先看看现有的城防布置?“

赵德汉示意师爷展开一幅临州城防图。周默仔细研究后,发现古代城墙设计确实精妙,但在人员调度和预警系统上还有很大改进空间。

“大人,在下有几个粗浅想法。“周默指着图纸说,“首先,可在城墙上每隔百步设一烽火台,遇袭时点燃不同颜色的烟火传递信息。“

“烽火台倒是有,但颜色...“一位武官疑惑道。

“用不同燃料产生不同颜色的烟。“周默解释,“比如加入硫磺是黄色,铜粉是绿色。事先约定每种颜色的含义,可以传递更复杂的信息。“

赵德汉眼睛一亮:“妙!继续。“

“其次,城墙上的守卫应分三班轮换,每班八...呃,四个时辰,确保士兵不会过度疲劳。“周默差点说出“八小时工作制“,赶紧改口,“另外,可在城墙内侧搭建简易木棚,供轮休士兵就近休息。“

一位乡绅提出异议:“这得花多少钱啊?“

周默微笑:“长远来看,士兵休息好,战斗力更强,反而节省成本。就像...呃,磨刀不误砍柴工。“

“有理。“赵德汉点头,“还有吗?“

周默又提出几个现代管理理念:建立快速反应部队、储备应急物资、组织民兵训练...每一条都让在场众人耳目一新。

“周掌柜果然大才!“赵德汉赞叹,“本官决定任命你为临州城防顾问,协助改进防御工事。“

周默暗自苦笑——这下责任更大了。但转念一想,参与城防或许能获得更多官方保护,对抗净世教和江南商会。

“在下定当竭尽全力。“他郑重应下。

离开府衙时,天色已晚。周默走在回酒坊的路上,突然感到一阵异样——有人在跟踪他!

他假装系鞋带,借机向后瞥了一眼。街角处,一个黑影迅速隐入暗处。周默心跳加速,加快脚步拐进一条热闹的街道,混入人群中摆脱了跟踪。

回到酒坊,他将此事告诉柳飞烟。

“净世教的人?“她眉头紧锁。

“不确定。“周默摇头,“也可能是江南商会派来盯梢的。“

柳飞烟沉思片刻:“从明天起,我陪你出门。“

第二天,周默开始履行城防顾问的职责。在两位驻军将领的陪同下,他实地考察了临州城墙和防御工事。柳飞烟以护卫身份紧随其后,警惕地观察四周。

临州城墙周长约十里,高近四丈,基厚三丈,顶部宽一丈五尺,足够两辆马车并行。城墙上设有垛口和箭楼,每隔三百步还有一座突出城墙的马面,形成交叉火力。

“城墙本身很坚固,“周默评价道,“但预警系统和人员调度确实需要改进。“

他亲自设计了新的烽火信号系统,并建议在城墙内侧搭建简易营房。驻军将领起初对这些“奇思妙想“持怀疑态度,但在周默详细解释后,逐渐被说服。

“周顾问,“一位姓张的守备感慨,“你若早生几年,我大明边关何愁不安?“

周默谦虚地笑笑,心中却想:要是他们知道这些不过是现代管理学的皮毛,不知作何感想。

正当城防改革如火如荼进行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降临临州城——瘟疫。

最初是城西贫民区出现几例发热病人,三天内迅速蔓延至整个城区。患者高烧不退,身上出现紫黑色瘀斑,死亡率极高。民间传言是“黑死病“,人心惶惶。

“周兄,情况不妙。“李清风一瘸一拐地走进书房,他的腿伤已经好转,但走路仍有些不便,“听说城南也出现病例了,药铺的药材被抢购一空。“

周默放下手中的城防图纸,眉头紧锁。古代瘟疫的恐怖他有所耳闻,在没有抗生素的年代,一旦爆发就是灭顶之灾。

“我们的酒坊怎么样?“

“暂时安全,但我让伙计们都戴上了你做的那些...口罩。“李清风说,“真的有用吗?“

“总比没有强。“周默起身,“走,我们去看看情况。“

三人戴上简易口罩——多层纱布中间夹着棉花的布罩,来到疫情最严重的城西。街道上冷冷清清,偶尔有行人也是行色匆匆,用布巾捂着口鼻。几户人家门口挂着白布,表示家有丧事。

“官府派人了吗?“周默问一个路边的小贩。

小贩摇头:“前两天来过两个衙役,远远看了一眼就走了。现在连大夫都不敢来了。“

回到酒坊,周默立刻召集核心员工开会。

“从现在起,酒坊全面戒严。“他宣布,“所有人进出必须戴口罩,用酒精洗手。发现有发热症状的立即隔离。“

“东家,这瘟疫真的这么可怕?“一个老伙计问。

“比你们想象的更可怕。“周默严肃地说,“但只要我们做好防护,就能大大降低感染风险。“

他连夜制定了详细的防疫措施:分区隔离、定期消毒、专人送餐...这些在现代耳熟能详的做法,在明朝简直是天方夜谭。但周默的权威已经建立,员工们虽然疑惑,还是照做了。

第二天,周默求见知府赵德汉,提出一套系统的防疫方案。

“隔离法?“赵德汉皱眉,“把病人集中起来,岂不是让他们死得更快?“

“恰恰相反。“周默耐心解释,“将轻症和重症分开,可以避免交叉感染。健康人则尽量避免接触病源。“

“那口罩和洗手...“

“瘟疫通过呼吸和接触传播。“周默尽量用古人能理解的语言解释,“戴口罩能阻挡病气,酒精洗手能杀灭邪毒。“

赵德汉将信将疑,但眼看疫情越来越严重,只好死马当活马医:“好吧,先在城西试行。“

周默亲自带队,在城西设立隔离区。轻症患者集中在一处庙宇,重症则安置在另一处废弃仓库。所有医护人员必须戴口罩和手套,进出严格消毒。

同时,他尝试制作简易的“抗生素“——实际上是几种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合剂。他知道这远不如真正的抗生素有效,但总比没有强。

“周兄,你这些医术从哪学来的?“李清风好奇地问。

“家传秘方。“周默搪塞道,随即转移话题,“对了,你帮我查查,这次瘟疫最早是从哪里开始的?“

李清风很快带回消息:“听说是城西的一口水井附近最先有人发病。“

周默心头一动:“带我去看看那口井。“

在水井旁,周默发现了一些可疑的痕迹——井沿上有几处不明显的刮痕,像是有人故意破坏了保护盖。更奇怪的是,他在附近的草丛里找到了一块碎布,颜色质地与那晚刺客的衣服极为相似。

“净世教...“周默喃喃自语。如果瘟疫是他们故意散布的,那目的很可能就是制造混乱,逼他现身。

想到这里,周默更加坚定了控制疫情的决心。他扩大了隔离范围,并组织人力对全城水井进行消毒——用煮沸的醋冲洗井壁,再投入少量石灰杀菌。

这些措施起初遭到强烈抵制。百姓们不理解为什么要隔离亲人,更不相信“洗手“能防病。但一周后,效果开始显现——隔离区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医护人员无一感染。

“神了!“赵德汉亲自来到隔离区视察,看到井然有序的场景,不禁赞叹,“周掌柜真乃神人也!“

周默谦虚地笑笑:“只是些常识罢了。“

“常识?“赵德汉摇头,“太医院的那些御医都没你这等见识。待疫情结束,本官定要上奏朝廷,为你请功!“

周默心头一紧——朝廷关注可不是他现在想要的。但表面上还是恭敬地道谢。

随着防疫措施全面推行,临州城的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周默的声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百姓们甚至给他起了个绰号——“周神医“。

这天傍晚,周默疲惫地回到酒坊。连续半个月的高强度工作让他精疲力尽。柳飞烟端来一盆热水让他泡脚,动作轻柔得不像个武林高手。

“谢谢。“周默闭眼享受这难得的舒适。

“周兄,“柳飞烟突然问,“你这些医术,还有那些奇思妙想...真的只是家传吗?“

周默睁开眼,对上她探究的目光。他知道柳飞烟一直在怀疑自己的来历,但现在还不是坦白的时候。

“有些是,有些...是我自己琢磨的。“他含糊地回答。

柳飞烟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轻轻叹了口气:“你累了,早点休息吧。“

周默点点头,却久久无法入睡。净世教的威胁、瘟疫的余波、朝廷可能的关注...各种思绪在脑海中翻腾。更让他不安的是,最近几次练武时,他发现自己能做出一些超出常人的动作——比如轻松跃上一丈高的墙头,或者单手举起百斤重的石锁。

这些异常的能力,加上之前伤口的快速愈合,都指向一个事实:玄机子说的“长生种“确实在他体内,而且正在逐渐改变他的体质。

月光透过窗棂洒落床前。周默掏出那块从刺客身上找到的铁牌,上面的符号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他必须尽快弄清净世教的底细,以及他们为何追杀“长生者“。

否则,下一次袭击来临时,他可能就没这么幸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