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一阵风吹来,将不远处墙上贴着的招工启示吹落至王晚秋脚边。
王晚秋鬼使神差地扫了一眼,就看到了上面赫然写着‘永红煤矿招工广告’,一个月四十工资十分显眼。
王晚秋拾起那张纸,查看着上面的地址,惊讶的发现,这不正是上辈子大儿子被埋了的地方吗?
一阵秋风袭来,王晚秋打了个冷颤,思绪瞬间回到上辈子的记忆里。
那种痛苦用噬心腐骨来形容都不为过。
往后的二十年里,在无数个日日夜夜折磨着王晚秋。
她手掌撑着大腿,强迫自己从那感觉中抽离出来。
尽管现在老五不可能娶李素兰了,她也百般叮嘱大儿子,但她还是不放心。
按照时间来算,那煤矿坍塌大概就是半个月后的事情。
王晚秋努力回想起上辈子的细节。
她记得上面派人来调查出事故原因,还亲眼看过那份文件。
瓦斯浓度长期超标爆炸导致矿难,也是大部分矿难发生的主要原因。
她记得当时是根据华国《煤矿安全规程》第XX条判定的。
因为那是大儿子死亡的原因,所以事故调查书她反复看了几十遍。
就连后世她老年痴呆了,还会不自觉地背起事故书上的记录。
思绪走到这儿,王晚秋心中起了个大胆的念头。
她要写信举报矿场违规。
能救下人来就算功德一件,若是来不及她也无愧于心。
上辈子大儿子矿难去世之前,其他地区已经发生了好几起恶劣事件,所以领导格外关注违规矿场,鼓励老百姓们有奖举报。
当时还真有一个男人举报获得了几千块的奖金。
在八几年那是一笔天文数字,所以当时登了报纸头版。
当时看到报纸的她还在想,几千块奖金听着多,但同时挽救了几十个旷工的家庭。
这钱按买人头来算,还真不多。
有了这个想法王晚秋丝毫不犹豫行动起来,先买了一张去临县的班车。
坐了一个小时,到了临县就在附近买了信纸和信封。
然后刻意用左手写了一封“永红煤矿XXX采区瓦斯浓度长期超标2.8%”为主题的举报信。
信中还顺便提及了,上辈子看到报纸里其他几个不是很详细的矿区。
另外建议了要用CX-1型瓦斯抽放设备处理。
然后反复检查了没有漏掉的地方,在报纸摊上买了张《工人日报》,找到了‘矿工安全举报信箱’上的地址。
又把自己包的严严实实去买了张邮票,然后寄了出去。
买邮票时,王晚秋还特意把嗓子夹得细声细气,不想给人留下明显的特征。
之所以这么小心谨慎,是因为王晚秋心里也没底。
万一让人知道了举报信是她写的,万一矿主后面报复她,那不是给自己全家惹祸。
她不会拿家里人的安全开玩笑。
做完这一切后,王晚秋感觉自己像参与了某项重大特务事件,紧张又刺激。
比她打许畜生那天还紧张好几倍,感觉浑身的血液都在沸腾了。
坐上回县城的班车时,一颗心还在怦怦跳。
能不能救下那几个矿场的人,就看老天爷的安排了。
这事儿还没定下之前,王晚秋不打算告诉家里人。
她一向很信老话那句‘未成之事不可说’,有些东西少一个人知道风险就小一些。